海纳百科

海纳百科

六博棋 象棋的前身 太复杂 弄不懂

吃瓜阿阳

友情提示点击顶部放大镜 可以使用站内搜索 记住我们的地址 www.hainabaike.com

六博棋是古代棋戏的一种,在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都非常盛行。这种棋由两人玩,双方各有六枚棋子。其中各有一枚相当于王的棋子叫“枭”,另有五枚相当于卒的棋子叫“散”。行棋在刻有曲道的盘局上进行,用投箸的方法决定行棋的步数。据现代棋史学家的研究,这种古老的六博棋实际上是世界上一切有兵种盘局棋戏的鼻祖,诸如象棋、国际象棋、将棋等等有兵种的棋戏,都是由六博棋逐渐演变改革而成。春秋战国时期,“六博棋”是人们十分喜爱的娱乐活动,如汉代的文帝、景帝、武帝、昭帝、宣帝都很喜爱博戏。西汉时朝廷里设有博侍诏官,善博的人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地位并受到人们的尊敬。汉代还出现了专门研究博术的人和著作。南越王博物馆有一副“六博棋”的藏品。六博棋亦称博戏或陆博,春秋战国时的兵制,以五人为伍,设伍长一人,共六人,当时作为军事训练,两队人马竞赛,也是每方六人。由此可见,六博棋是象征当时战斗的一种游戏。比赛时“投六箸行六棋”,斗巧斗智,相互进攻逼迫,而置对方于死地。

一套六博必须需要这些东西才能玩:

首先,也是最重要的是棋盘。它也是在历史发展中变化最多的一环,在漫长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模样。目前见到最早的棋局出土于江陵雨台山战国墓,这一时期棋盘的格局还比较简单,通常就是一块方形木板,在中间有一个小矩形,棋盘的四个角和左右两边中间各有一个L形折角,这就构成了博局最早的纹样。

 

这些弯弯曲曲的线条,就是作为六博游戏中行棋的路线,按照说文解字中记载,叫做“曲”即“曲道”。通常每套博具有12个长方形的棋子,大多用象牙、骨木或者玉石做成,长度在3厘米左右,表面刻有各种图案。而具体行多少步棋,则由担任骰子的“箸”来决定。

箸是一种长条形竹管,大多是劈开的半边竹子做成的,因为内部呈月牙形,另一边往往涂上金属粉,外侧涂漆,这样,扔到桌子上就会因为重心不稳定而呈现出不同的组合,再作为走几步棋的根据,有点像我们现在的大富翁一样。鉴于箸主要是像筛子一样拿来丢的,跟抽签一个感觉,因此有些文献资料也把六博称为“击博”。

所谓“六博”,也就是有“六箸十二棋”的说法。

 

因此,运气和偶然性在这里占据了胜负的关键。

那么,箸当然也不是随意丢在地上,一般还会有一个枰、或者叫席放置在棋盘边上,同时承担桌子放杂物、棋子的作用,当然这个配件并不是必需品。通常一次性扔六根箸的,叫做”大博”,那么自然而然的,还有一种玩法叫做小博,这种玩法是不用箸的,以投“琼”、也就是骰子来代替,玩法还是大致一样的。

当然,这个骰子并不是我们现代这个模样,但大致上差不太多,叫做茕,是一种十八面体或者十四面体,一般是木头做的,一面刻“骄”字,一面刻“男妻”,其余几面都是一到十六或者十二的数字。所谓骄、男妻,也就是枭、散的意思。

所谓枭散,一种说法是,六博中以杀枭为胜,以枭为大,另外五枚叫做散。但动用枭需要用六个箸摇出特定的组合才行。那双方在行棋时就要互相逼迫,枭最大用来杀散,最终争取吃掉对面的枭,胜负以枭来决定。即《韩非子》中的记载“博者贵枭,胜者必杀枭”。这一点跟后来的象棋杀帅非常接近。

 

从玩法上简单概括的话,六博就是投箸跟行棋两大部分,但鉴于这一游戏长达千年的历史,和广阔的流传范围,各个地区、时代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玩法。而古代专好此物的学者所谱写的《博经》、《古博经》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,所以仍然六箸依然有很多谜团。

按照《列子》和《楚辞》里的记载, 可信度较高的一种说法是,两人对坐棋局两边,各持棋子六枚,以棋子的颜色区分双方,开局时,通常由一方先投箸,再由投箸的结果决定棋子所走的具体步数。但之后的具体的规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,就只能靠猜测了。按照现有的资料像《西京杂记陆博术》里的留下的口诀,什么“方畔揭道张,张畔揭道方,张究屈玄高,高玄屈究张”、“张道揭畔方,方畔揭道张,张究屈玄高,高玄屈究张”。这些东西对于时隔千年后的我们来说完全是一头雾水,不知该从哪下手的文字。

 

关于玩法的考证

鉴于六箸偶然性居多、玄之又玄的特性,在春秋战国、东西两汉时出土了非常多的六博的器具,而且这些器具上面的图案,何在墓穴中的位置,通常都跟修仙、长生不老相关,甚至山东微山县汉墓中,还有墓主人干脆枕着博具棋盘入睡的现象,可以想象博具在当时人眼中,并不只是简单的麻将、扑克一类的东西。因此,从小小的赌具,我们还可以看到古人的神明、宇宙观。

像这一时期的墓葬中,就大量出现了仙人玩六博的图像,这是当时唯一一种从人间进入想象中的仙界的用具,因此,完全可以说,六博同时还是一种祭祀工具,是一种被神化的游戏。

再按照六博器具上面的印迹来说,实质上是隐含着古人对宇宙天地的认知,也就是天圆地方、十二辰、二十八星宿、和天干地支。它们虽然不是古代真正用来天文测算的工具,但这并不妨碍人们按照普遍对宇宙的理解来设计、制作六博棋具。因而,六博跟鬼神、占卜相连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
 

像1993 年在尹湾汉墓出土的博局占,就是最直接的显现,按照这个博具图,每个曲道都有依次的条目,说明占目标内容,根据当天的天干地支,来查出对应在六博棋中的位置。这足以说明,玩六博,实质上古人认为自己是在进行宇宙规律的推演,是在万物的“道”之上进行一场的游戏。甚至从它投琼投琼、掷箸,再到行棋这一系列游戏方式,也像极了远古时期的巫术占卜。

鉴于到了汉朝,游戏逐步从当初双人对抗转向了赌博,因此有人认为当六博开始使用更加直观、更方便使用、随机性也更强的十八面骰子时,实质上在玩法上已经是纯粹的投机,因此,伴随着汉朝末年的战争频繁,六博逐渐开始恶名昭著。

在西汉末年就有这样一个例子,两兄弟都是狂热的六博棋爱好者,每天啊都会在家打个痛快。后来,估计是嫌棋子不够过瘾,想出了个花招,命令手下的人一起弄一个真人版的六博棋,人人都带一把刀,一旦被夺刀也就算出局了。开始玩虽然啥事没有,到了后来,俩兄弟玩的激动,竟然因为争吵失手把叔父杀了,可想而知当时人为了玩这游戏的狂热程度。

 

 

而孔子,更是早早就在《论语》里为六博下了定义,“吾闻君子不博。”“饱食终日,无所用心,难矣哉。不有博弈者乎?为之犹贤乎已。”

当然,更有说服力的说法是,六博在东汉以后六博开始衰落,是因为这游戏毕竟运气成分居多,远不像后来的围棋、象棋那样耐玩、又能够培养人的智慧和思维,就算在六博最火爆的时候,大家也普遍平认为六博是“数术短浅,不足可玩”。因此,六博的消失,也就不是什么令人意外的事了。

 

    标签:

    发布评论 条评论)

    评论列表